運營隧道安全與健康探測診斷技術

2018-07-26
返回列表

           公路隧道的發展得益于高速公路的建設。2011年以來,公路隧道年均凈增已超1000km。截至2016年底,中國公路隧道為15181處、14039.7km,比2015年分別增加1175處、1355.8km。中國特長公路隧道815處,長3622.7km;長隧道3520處,長6045.5km。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隧道工程建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和難度最高的國家。但雖然是隧道大國,卻還不是隧道科技強國,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對隧道的智能安全監控、隧道災害預警等相關技術則是未來發展方向。



公路隧道養護質量的關鍵技術

       決定公路隧道養護質量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包括檢測技術、決策技術和維修加固技術。
       檢測技術,主要技術瓶頸在于如何更便捷、更全面地了解隧道土建結構和各型機電設備的技術狀況;
       決策技術,主要技術瓶頸在于如何綜合隧道實際狀況、實際經濟投入等制約因素,給出合理的技術狀況評定等級,并制定科學的養護計劃;
       維修技術,主要技術瓶頸在于如何根據隧道病害外觀表象,推定病害成因,以及如何實施不中斷(少干擾)交通下的維修技術。

隧道病害診斷的方法

       隧道病害診斷的方法主要包括專家系統法、理論分析結合現場調查、多層次模糊評判、可靠性理論

專家系統法
        根據專家的知識,模擬專家的推理來解決具體問題。使用專家系統,雖能以近似專家的水平來解決問題,但采集專家個人經驗的知識是比較困難的。

理論分析結合現場調查
        隧道技術人員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對隧道進行全面檢測,給出文字描述的定性或定量檢測結果,然后在依據此對隧道質量進行評分。這種評定技術正在逐漸成熟。

多層次模糊評判
       隧道狀態的好壞是模糊不定的,采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對隧道安全狀態進行綜合評判比依賴人工經驗的定性方法更科學。

可靠性理論
       將可靠度理論引入隧道安全評估中。采用時變的可靠性計算方法,并考慮結構抗力衰減的影響,分析并計算隧道結構承載能力在剩余使用期內的失效概率。

專家結論

        現行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和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中,尚未區分安全性指標、健康度指標,而是采用混合指標體系,有待深入研究,以利于運營與養護的管理決策。

         隧道缺陷和隱患分為兩大類,可以說是“表觀缺陷”和“內部隱患”。表觀缺陷探測指標爭議少(光學、直接);內部隱患探測指標爭議多(物探、間接),需要繼續完善要求或細部操作規程。作為物探檢測手段,在很多情況下,需要鑿洞或鉆孔或孔中攝像予以必要的驗證/修正。

        對于隧道缺陷隱患,要分清程度,厘清主次,說明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診斷的范疇。這需要搜集資料,細致檢測,精細探測,綜合分析,依據標準,判之有據,結論正確。地形地貌,巖性構造,周邊環境,氣候氣象,水文條件,竣工資料,管養狀況,環境變化,接近施工,交通流量等相關情況,均需要搜集分析,作為綜合研判的基礎。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檢測監測很快會成為一種趨勢。基于后評估或全壽命周期工程養護或資產管理的需要,必須像建立人體健康檔案一樣,切實建立起隧道初始/年度/階段性安全健康數字(可追溯、可視化)檔案,以便研判發展趨勢,科學決策,做好提前養護,發揮投資效益,滿足科技強路的期盼。


新聞中心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小藍經濟開發區富山二路727號 公司名稱:江西一芯傳感科技有限有限公司 售前咨詢:0791-85795250
欧美日韩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欧美日韩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欧美日韩一卡2卡3卡4卡国色天香,欧美日韩一卡一卡高清在线观看,欧洲1卡二卡三卡四卡